在贵州钢绳公司一分厂粗绳车间,有一位令人钦佩的股绳工名叫勾明松。二十载光阴流转,他用一双粗糙却充满力量的手,将无数平凡日夜,打磨成镌刻着坚守与担当的璀璨勋章。
2005年9月,勾明松入厂跟随师傅栾忠文学习股绳生产技术,4个月后,他便自信满满地申请独立操作21号机台。然而,首次独立操作,脱离师傅指导的他瞬间就手忙脚乱,由于操之过急,一根股绳竟出现7个电接、7次跑头。面对一团糟的生产现场,勾明松慌了神,只能停机向老师傅求助。看着老师傅帮忙修复报废产品,他羞愧不已,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太过浮躁、急于求成。
这次挫折如同一记警钟,让勾明松明白,只有扎实练好本领,才能真正在工作中做出成绩。此后,他摒弃浮躁,静心钻研技术,经过一年多的勤学苦练,终于脱颖而出,从普通机台司机转为操作要求更高的特殊机台14号司机。站在股绳14号机前,他就像一位指挥若定的将军,操作起来行云流水、游刃有余。每一个生产步骤、每一个时间节点,都被他牢牢掌控在心中,精准无误。从原材料的上料,到钢绳的初步成型,再到最后的精细加工,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数,有条不紊地推进生产流程。
勾明松对待工作认真负责,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,节假日也不例外,还经常中夜班连轴转,是名副其实的“工作狂人”。妻子生二胎护理假期间,班长打电话说有特殊钢绳生产,人员紧张,希望他能回来,他毫不犹豫地答应。孩子如今都好几岁了,他却因工作忙很少陪伴家人,每当愧疚涌上心头,他便努力创高产,为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。
这种敬业精神,在他日常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2019年10月,粗绳车间接到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——生产直径140毫米的超粗钢丝绳。此钢丝绳为六股结构,每股含61根钢丝,单股钢丝直径4.28毫米,属复合结构,生产难度大、质量要求高,仅有股绳16号机具备生产条件。勾明松再次被委以重任,不仅要完成14号机的日常生产,还要协助16号机司机完成这项艰巨任务。
“每一根钢绳都承载责任,每一次生产都是荣誉之战。”勾明松深知这项任务对于公司的重要性,也明白其中困难重重,但他没有丝毫退缩。接到任务当天,他正好上早班,而这件超粗钢丝绳的绳股生产从中班开始。他利用早班生产间隙给妻子打了个电话:“今天要连上中班,生产一件特别重要的产品。”电话一挂断,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。经过与同事的共同努力,这件超粗钢丝绳的绳股最终保质保量按时交付2.2米成绳机进行合绳,生产任务顺利完成。
2022年5月,热浪初袭的一个清晨。勾明松像往常一样,提前两小时到达车间,还没来得及擦汗便开始检查设备、准备线轮。当检查到14号机时,他发现机台周围没有线和轮子,助手打算等轮子到了再开机生产直径60毫米的镀锌桥用钢丝绳股。勾明松了解情况后立刻前往钢丝库,不断询问班长、催促调度,直到轮子整齐排列在14号机前,他才松了口气,想着总算可以尽早完成生产任务了。
2023年寒冬的一个早班,霜花满窗,勾勒出冬日的冷峻。勾明松呵出一口白气,双手搓着取暖,跺脚准备下班时,班长跑来告知有特急钢绳订单,规格小、钢丝强度电接要求高、电接困难,希望他能加夜班帮忙。勾明松毫不犹豫地答应,寒夜中坚守机台,眼睛紧盯设备,双手熟练操作,连夜奋战后,订单完美交付。
工作以来,勾明松先后参与了贵州坝陵河大桥、北盘江大桥、赤水河大桥、成都载人索道绳、西安载人索道绳等奇、特、难产品的生产。他凭借精湛技术和高度责任心,为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提供了坚实保障,逐渐成为公司生产一线的“技术明星”。
勾明松不仅自身技术过硬,还高度自律敬业,连续三年股绳年产量超百万米,稳居前列。班长马家新感慨:“从业几十年,从未见过如此将工作视若生命的职工。”同事杨锦说:“他总是最早到岗,精心维护设备,设备有问题或发现隐患,哪怕休息也会立刻返岗。”他对工作的执着,成为同事公认的奋斗标杆。
公司搬迁新区,勾明松热情不减,依然坚守岗位。他把新环境、新设备当作挑战,每天早到检查设备,积极调试优化。面对新同事,他倾囊相授,带徒10余人,兰浪红、罗加兵等徒弟已成长为岗位能手。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,从操作手法到问题处理,从生产流程到质量控制,都耐心讲解、亲自示范。在他的教导下,徒弟们迅速能独当一面,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勾明松以执着坚守和辛勤付出,在平凡岗位书写非凡篇章,先后被评为“遵义市劳动模范”“公司劳动模范”“公司先进生产(工作)者”,在公司技能大赛股绳工种竞赛中多次名列前茅,荣膺“技术明星”等称号。最近,他又成功当选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劳动模范。
面对荣誉,勾明松没有骄傲自满,而是笃定前行,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。他就像一颗螺丝钉,稳稳地钉在岗位上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。他的故事,给身边人树立了榜样,让大家明白,即使在平凡岗位上,只要脚踏实地、用心钻研,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。
(张明 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 肖立博)
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